文章阐述了关于为什么C语言中12=0,以及为什么c语言中1030*3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1、这个程序是求一个多位数的各个位上数字的乘积。程序中对26进行分解,2×6=12,所以运行结果是12。fun6是负责对数字进行拆解并计算乘积的函数。
2、a的值为5。所以if(a!=b&&a!=c&&b!=c)这句话在c和b取值为1~4时,等价于if(b!=c),当b、c取值为1~4时,两者组合数字不同的个数为12个。
3、只是把两个字符串接一块了,所以就是12了。要想得到两个数字计算的结果,那么就应该把a和b转换成int类型的。
int a1=5;int a2=a1; //变量a2独立于a1,具有自己的存储空间,把a1值***到a2存储空间a2 = 6; //改变a2的值,为改变a2存储的值,对a1存储空间不发生影响。
这个当然是要输出11了,因为你的*p的值就是a(也就是a[0])的值,是1,1+10当然是11了。
、&&表示与,||表示非,其运算结果是0或1,表示对错。A、x与y,两个都有值存在,所以是对的,结果是1。B、3=4,是对的,结果是1。
第一题:因为他说的是字符常量,而c中虽然可以直接赋给字符变量,但是它本身是整形,而非字符型。你应该特别注意变量、常量的区别。
所以只对d=d+1起作用,当第三层循环执行完后,a的值为5。所以if(a!=b&&a!=c&&b!=c)这句话在c和b取值为1~4时,等价于if(b!=c),当b、c取值为1~4时,两者组合数字不同的个数为12个。
]),接着是括号后面的++,使得a[0]的值加1变为2,但此时不影响*p++的结果,右边括号内是p先移动指向a[2](因为此前p已经指向了a[1]),再取a[2]的值,也就是3了,最后左边的1 * 右边的3,等于3。
expr1 != expr2。即当expr1和expr2值不相等时,结果为1(真),否则为0(假)。C语言中的“不等于”属于优先级第9级中的不等运算符。C语言中等等指的是等于运算符“==”,不等指的是不等于运算符“!=”。
先是a=12,在运算a+=a(等于a=a+a;)一个符合运算,把他们分开就行了。多想想就能行的。
第三层for循环没有加括号,所以只对d=d+1起作用,当第三层循环执行完后,a的值为5。
A=10,B=11,一直排到F,F=15。16的意思就是十六进制,0-15中间有十六个数。
这是因为编译时存在字节对齐的原因,字节对齐主要是为了提高内存数据读取速度。
关于为什么C语言中12=0,以及为什么c语言中1030*3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上一篇
c语言指针和java引用区别
下一篇
c语言复数相加题目